您的位置: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 > 中醫(yī)(專長)考試 > 備考資料

【肺脹的辨證論治】2020中醫(yī)醫(yī)術確有專長考核

2020-06-20 08:31 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
|

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搜集整理了“【肺脹的辨證論治】2020中醫(yī)醫(yī)術確有專長考核”的內(nèi)容,希望可以幫助考生順利備考。

1.辨證要點

肺脹的辨證首辨標本虛實的主次;其后偏實者分清痰濁、水飲、血瘀的偏盛,偏虛者區(qū)別氣虛、陰虛以及肺、心、腎、脾病變的主次。

(1)辨偏虛偏實:辨證總屬標實本虛,但有偏實、偏虛的不同,因此應分清其標本虛實的主次。一般感邪時偏于邪實,平時偏于本虛。

(2)實者分清痰濁、水飲、血瘀偏盛:早期以痰濁為主,漸而痰瘀并重,并可兼見氣滯、水飲錯雜為患。后期痰瘀壅盛,正氣虛衰,本虛與標實并重。

(3)虛者分辨氣虛陰虛以及病變臟腑主次:偏虛者當區(qū)別氣(陽)虛、陰虛的性質(zhì),肺、心、腎、脾病變的主次。早期以氣虛為主,或為氣陰兩虛,病在肺、脾、腎;后期氣虛及陽,甚則可見陰陽兩虛,病變以肺、腎、心為主。

2.治療原則

治療應抓住治標、治本兩個方面,祛邪與扶正共施,依其標本緩急,有所側(cè)重。

標實者,根據(jù)病邪的性質(zhì),分別采取祛邪宣肺,降氣化痰,溫陽利水,甚或開竅、息風、止血等法。

本虛者,當以補養(yǎng)心肺、益腎健脾為主,或氣陰兼調(diào),或陰陽兩顧。正氣欲脫時則應扶正固脫,救陰回陽。

3.證治分類

(1)痰濁壅肺證

主癥:胸部膨滿,憋悶如塞,短氣喘息,稍勞即著,咳嗽痰多,色白黏膩或呈泡沫,畏風易汗,脘痞納少,倦怠乏力,舌黯,苔薄膩或濁膩,脈小滑。

治法:化痰降氣,健脾益肺。

方藥:蘇子降氣湯合三子養(yǎng)親湯加減。常用蘇子、萊菔子、白芥子、陳皮、半夏、白術、前胡、厚樸、茯苓、甘草。

痰濁壅肺證,若屬外感風寒誘發(fā),痰從寒化為飲,喘咳,痰多黏白泡沫,見表寒里飲證者,宗小青龍湯意,加麻黃、桂枝、細辛、干姜散寒化飲;飲郁化熱,煩躁而喘,脈浮,用小青龍加石膏湯兼清郁熱;若痰濁夾瘀,唇甲紫暗,舌苔濁膩者,可用滌痰湯加丹參、地龍、桃仁、紅花、赤芍、水蛭等。

(2)痰熱郁肺證

主癥:胸部膨滿,咳逆喘息氣粗,煩躁,目脹睛突,痰黃或白,黏稠難咯,或伴身熱,微惡寒,有汗不多,口渴欲飲,溲赤,便干,舌邊尖紅,苔黃或黃膩,脈數(shù)或滑數(shù)。

治法:清肺化痰,降逆平喘。

方藥:越婢加半夏湯或桑白皮湯加減。常用麻黃、黃芩、石膏、桑白皮、杏仁、半夏、蘇子。

痰熱郁肺證,痰熱內(nèi)盛,胸滿氣逆,痰質(zhì)黏稠不易咯吐者,加魚腥草、金蕎麥、瓜蔞皮、海蛤粉、大貝母、風化硝清熱化痰利肺;痰熱壅肺,腑氣不通,胸滿喘逆,大便秘結(jié)者,加大黃、芒硝通腑泄熱以降肺平喘;陰傷而痰量已少者,酌減苦寒之味,加沙參、麥冬等養(yǎng)陰。

(3)痰蒙神竅證

主癥:胸部膨滿,憋悶如塞,神志恍惚,表情淡漠,譫妄,煩躁不安,撮空理線,嗜睡,甚則昏迷,或伴肢體瞤動,抽搐,咳逆喘促,咳痰不爽,舌苔白膩或黃膩,舌質(zhì)黯紅或淡紫,脈細滑數(shù)。

治法:滌痰,開竅,息風。

方藥:漆痰湯加減。常用半夏、茯苓、橘紅、膽星、竹茹、枳實、菖蒲、遠志、郁金。另可配服至寶丹或安宮牛黃丸以清心開竅。

痰蒙神竅證,若痰熱內(nèi)盛,身熱,煩躁,神昏,苔黃舌紅者,加葶藶子、天竺黃、竹瀝;肝風內(nèi)動,抽搐,加鉤藤、全蝎,另服羚羊角粉;血瘀明顯,唇甲發(fā)紺,加丹參、紅花、桃仁活血通脈;如皮膚黏膜出血,咯血、便血色鮮者,配清熱涼血止血藥、如水牛角、生地、丹皮、紫珠草等。

(4)陽虛水泛證

主癥:胸部膨滿,憋悶如塞,咳痰清晰,胸悶心悸,面浮,下肢浮腫,甚者一身悉腫,腹部脹滿有水,脘痞,納差,尿少,怕冷,面唇青紫,舌苔白滑,舌體胖質(zhì)黯,脈沉細。

治法:溫腎健脾,化飲利水。

方藥:真武湯合五苓散加減。常用附子、桂枝、茯苓、白術、豬苓、澤瀉、生姜、赤芍。

陽虛水泛證,若水腫勢劇,上凌心肺,心悸喘滿,倚息不得臥者、加沉香、黑白丑、川椒目、葶藶子、萬年青根行氣逐水;血瘀甚,發(fā)紺明顯,加澤蘭、紅花、丹參、益母草、北五加皮化瘀行水。待水飲消除后,可參照肺腎氣虛證論治。

(5)肺腎氣虛證

主癥:胸部膨滿,呼吸淺短乎續(xù),聲低氣祛,甚者張口抬肩,倚息不能平臥,咳嗽,痰白如沫,咳吐不利,胸悶心慌,形寒汗出或腰膝酸軟,小便清長,或尿有余瀝,舌淡或黯紫,脈沉細數(shù)無力,或有結(jié)代。

治法:補肺納腎,降氣平喘。

方藥:平喘固本湯合補肺湯加減。常用黨參(或人參)、黃芪、冬蟲夏草、熟地黃、胡桃肉、臍帶、五味子、靈磁石、沉香、紫菀、款冬、蘇子、半夏、橘紅、炙甘草。

肺腎氣虛證,肺虛有寒,怕冷,舌質(zhì)淡,加肉桂、干姜、鐘乳石溫肺散寒;兼有陰傷,低熱,舌紅苔少,加麥冬、玉竹、生地養(yǎng)陰清熱;氣虛瘀阻,頸脈動甚,面唇發(fā)紺明顯,加當歸、丹參、蘇木活血通脈。如見喘脫危象者,急用參附湯送服蛤蚧粉或黑錫丹補氣納腎,回陽固脫。病情穩(wěn)定階段,可常服皺肺丸。

〖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版權所有,轉(zhuǎn)載必究〗

以上關于“【肺脹的辨證論治】2020中醫(yī)醫(yī)術確有專長考核”的知識由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整理,最后祝各位醫(yī)師資格考試備考的考生順利通過考試,加油!

醫(yī)師資格考試公眾號

編輯推薦
    • 免費試聽
    林遠 中醫(yī)專長醫(yī)師 《中醫(yī)外科學》 免費試聽
    回到頂部
    折疊
    您有一次專屬抽獎機會
    可優(yōu)惠~
    領取
    優(yōu)惠
    注:具體優(yōu)惠金額根據(jù)商品價格進行計算
    恭喜您獲得張優(yōu)惠券!
    去選課
    已存入賬戶 可在【我的優(yōu)惠券】中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