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下載

掃一掃,立即下載

醫(yī)學教育網APP下載

開發(fā)者:1

蘋果版本:1

安卓版本:1

應用涉及權限:查看權限 >

APP:隱私政策:查看政策 >

微 信
醫(yī)學教育網微信公號

官方微信Yishimed66

24小時客服電話:010-82311666
您的位置:醫(yī)學教育網 > 基礎醫(yī)學理論 > 解剖學 > 正文

腦顱整體觀-解剖學指導

2013-02-19 18:22 醫(yī)學教育網
|

腦顱外面為近似卵圓形的穹窿,內面與腦的形態(tài)相適應。一般將腦顱上部叫顱頂,下部叫顱底。

顱頂外面可見額骨和頂骨連接的冠狀縫,兩頂骨之間連接的矢狀縫,兩頂骨和枕骨之間的人字縫,額骨和頂骨隆起的額結節(jié)和頂結節(jié)。在眶上緣的稍上方有隆的眉弓,兩側眉弓之間平坦處叫眉間。顱頂內面沿正中線可見由前向后逐漸變寬的溝,叫上矢狀溝,溝的兩側有多數顆粒小凹。在頂骨后部矢狀縫兩側有時可見導血管孔。顱頂主要由扁骨構成,扁骨兩面的骨板分別叫內板和外板,中間為疏松的板障,板障中的比較發(fā)達的板障靜脈,經導血管孔與顱內外血管相連通。

顱底內面與大腦的額葉、顳葉以及小腦相適應而形成三個窩,分別叫做顱前窩、顱中窩和顱后窩。

1.顱前窩

顱前窩anterior cranial fossa由額骨、篩骨和蝶骨小翼組成。篩骨雞冠位居正中線,兩側為篩板及篩孔。再向外側為額骨的眶部,有與大腦溝回相應的大腦軛。蝶骨小翼組成窩的后部。

2.顱中窩

顱中窩middle cranial fossa由蝶骨體及大翼、顳骨巖部和鱗部的一部分以及頂骨前下角組成。在窩的中部有蝶鞍,其中央為垂體窩,后方為高起鞍背,鞍背的兩側角厚實,稱為后床突。蝶鞍前方有視交叉溝,溝的兩端通視神經管,蝶骨小翼后緣的內側端也明顯增厚,稱為前床突。顳骨巖部的尖和蝶骨體之間形成不規(guī)則的孔叫破裂孔,頸動脈管內口即位于破裂孔側壁處,由破裂孔上方向前,有頸動脈溝行于蝶骨體兩側。在蝶骨大翼的內側部分,由前內向后外斜列著圓孔、卵圓孔和棘孔,蝶骨大翼和小翼之間有眶上裂。在蝶骨大翼和顳骨鱗部,有樹枝狀的腦膜中動脈溝從棘孔上行。此外,在顳骨巖部前上面還可看到三叉神經壓跡,弓狀隆起和鼓室蓋醫(yī)|學教育網搜集整理。

3.顱后窩

顱后窩posterior cranial fossa主要由枕骨和顳骨巖部后上面組成。窩的中央有枕骨大孔,孔的前方為斜坡。在枕骨大孔前外側緣處有舌下神經管內口。顱后窩后部中央有枕內隆凸,由此向下有枕內嵴;自枕內隆突向上有矢狀溝;向兩側有橫溝,橫溝延伸到顳骨內面轉而向下,再轉向前,叫乙狀溝,最后通頸靜脈孔。在頸靜脈孔上方,顳骨巖部后上面中央,有內耳門。

顱底外面前部為面顱所覆蓋;后部與頸部相接,粗糙不平。后部中央可見到枕骨大孔及其兩側的枕骨髁,枕骨髁后方有不恒定的髁孔,前方有舌下神經管外口。枕骨大孔前方正中有咽結節(jié),兩側有頸靜脈孔和頸靜脈窩。頸靜脈窩的前方有頸動脈管外口,再向內側可見破裂孔,頸靜脈窩的前外側生有莖突,其后莖乳孔,孔的后方為乳突。外耳道在莖突前外側,其前方有下頜窩和下頜結節(jié),在枕骨大孔后方有枕外嵴、枕外隆凸及其兩側的上項線和與之平行的下項線。

學習腦顱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熟悉神經和血管的通路,包括十二對腦神經和重要的動、靜脈通道。十二對腦神經及其通道是:(1)嗅神經通過篩孔,(2)視神經通過視神經孔,⑶動眼神經通過眶上裂,⑷滑車神經通過眶上裂,⑸三叉神經第一支經眶上裂,第二支經圓孔,第三支經卵圓孔走行,⑹外展神經經眶上裂,⑺面神經入內耳門,經顳骨內的面神經管,出莖乳孔,⑻位聽神經經走內耳門分布于內耳,⑼舌咽神經通過頸靜脈孔,⑽迷走神經通過頸靜脈孔,⑾副神經通過頸靜脈孔,⑿舌下神經通過舌下神經管。重要的動脈有頸內動脈,經頸動脈管、破裂孔入顱,沿蝶鞍旁頸動脈溝走行然后分支至大腦;腦膜中動脈經棘孔入顱,沿腦膜中動脈溝走行。與重要的靜脈竇有關的有上矢狀溝、橫溝、乙狀溝及顱內靜脈主要出口頸靜脈孔。

醫(yī)師資格考試公眾號

距離2024醫(yī)師二試考試

編輯推薦
    • 免費試聽
    • 免費直播
    湯以恒 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 《消化系統(tǒng)》 免費試聽
    免費資料
    醫(yī)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
    高頻考點
    報考指南
    模擬試卷
    復習經驗
    立即領取
    回到頂部
    折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