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下載

掃一掃,立即下載

醫(yī)學教育網APP下載

開發(fā)者:1

蘋果版本:1

安卓版本:1

應用涉及權限:查看權限 >

APP:隱私政策:查看政策 >

微 信
醫(yī)學教育網微信公號

官方微信Yishimed66

24小時客服電話:010-82311666
您的位置:醫(yī)學教育網 > 中醫(yī)理論 > 方劑集錦 > 正文

中藥五味研究

2014-11-23 16:10 醫(yī)學教育網
|

中藥五味研究:

中藥五味的現代研究中藥五味是指藥物具有辛、酸、甘、苦、咸五種不同的味道。主要是根據人們用味覺器官辨別出來的,但也有的藥味是依據中藥功能和藥效確定的。如酸味藥包括了酸堿性完全對立的兩類藥,呈酸性的物質為有機酸等,而呈堿性的物質主要是靴質。將含酸堿性完全對立的兩類藥同歸于“酸味藥”,其根本原因是酸味藥和澀味藥的功能一致,即“酸斂收澀”??梢娭兴幍奈逦妒俏兜篮凸πУ母爬ê涂偨Y醫(yī)學教育網搜/集整理。

中藥的五味與其所含的化學成分、藥理作用間存在一定的規(guī)律性。

1.辛味藥在460種常用中藥中,有辛味藥183種,占39.8%.辛味藥中,性溫熱者占57.9%,多十辛寒涼、辛平藥。辛味藥主人肝、脾、肺經。辛味藥主要含揮發(fā)油,其次為昔類、生物堿等。辛味藥主要分布于芳香化濕藥、開竅藥、溫里藥、解表藥、祛風濕藥和理氣藥中。辛味藥能行能散,具有健胃、化濕、開竅、行氣等功效。如常用的8種芳香化濕藥均為辛味藥,其共同的特點是都含有芳香性揮發(fā)油。厚樸、廣藿香、蒼術、佩蘭、砂仁含揮發(fā)油分別為1%,1.5%,1%一9%,1.5%一2%和1.7%一3%,白豆寇、草豆寇和草果也含揮發(fā)油。健胃是芳香化濕藥的重要作用。常用的開竅藥(察香、冰片、蘇合香、石營蒲、樟腦、蟾酥)也均為辛味藥,除蟾酥外也主要含揮發(fā)油,具有辛香走竄之性。開竅藥能使神志昏迷的病人蘇醒??迪?、冰片、蘇冰滴丸、冠心蘇合丸具有擴張冠脈、抗心肌缺血、抗心絞痛的作用,與中醫(yī)“溫通開竅”可治心痛的理論相符。辛味藥在溫里藥、解表藥、祛風濕藥和理氣藥中也占有較高的比例,分別為91.7%,85.2%,65%和61%,;2.酸味藥酸味藥數量較少,在常用酸澀味藥42種中,單酸味者16種,單澀味者14種,酸澀味者12種。酸味藥主人肝、脾、肺經。單酸味藥主要含有機酸類成分,單澀味藥主要含蹂質。酸澀藥也含有大量的揉質如五倍子含靴質60%-70%,訶子含靴質20%-40%,石榴皮含鞭質10.4%一21.3%-當鞭質與燒傷表面、局部出血組織、胃潰瘍面等部位接觸后,能與組織蛋白質結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(揉酸蛋白),沉淀或凝固于組織表面形成致密的保護層,有助于局部創(chuàng)面止血、修復愈合,以及免受刺激。因此,揉質具有止瀉、止血、治療燒傷、促進胃潰瘍愈合等多種作用。例如含蹂質多的澀味藥紫珠、棕擱炭、側柏葉、地榆等均具有較好的止血作用。

3.甘味藥在460種常用中藥中,有甘味藥172種,占37.4%.甘味藥中性寒涼者66種,占38.4%;性平者61種,占35.5%;溫熱者45種,占26.1%.甘味藥主人肝、脾、肺經。甘味藥的化學成分以糖類、蛋白質、氨基酸、昔類等機體代謝所需的營養(yǎng)成分為主。絕大多數的消食藥、補益藥和養(yǎng)心安神藥為甘味藥,甘味藥在利水藥、止血藥和收澀藥中也占有較大的比例,而在芳香化濕藥、理氣藥、開竅藥中沒有甘味藥。如在53種常用補益藥中,有甘味藥44種,占83%.甘味補益藥能補五臟氣、血、陰、陽之不足,能補充營養(yǎng)、強壯人體,增強和調節(jié)機體免疫功能,提高抗病能力。

4.苦味藥常用中藥中苦味藥有188種??辔端幹泻疀鲂哉?04種,溫熱性者50種,以平性者(34種)為最少。苦味藥主入肝經。苦味藥中的苦寒藥以含生物堿和營類成分為多,是苦寒藥“苦”、“寒”的來源。常用的清熱燥濕藥和攻下藥多是苦味藥。清熱藥中的苦寒藥黃連、黃芬、黃柏、北豆根、苦參等均主要含生物堿,皆具有抗菌、抗炎、解熱等作用;桅子、知母等主要含昔類成分,具有抗菌、解熱、利膽等作用。又如苦寒瀉下藥大黃和番瀉葉均因含番瀉苷,具有瀉下、抗菌和止血作用。另外,值得注意的是,50種有毒中藥中有苦味藥23種,占有毒中藥總數的46%,在中藥的五味中占有較高的比例。

5.咸味藥咸味藥的數量較少,主要分布在化痰藥和溫腎壯陽藥中,多為礦物類和動物類藥材。咸味藥主入肝、腎經。咸味藥主要含有碘、鈉、鉀、鈣、鎂等無機鹽成分?;邓幹械南涛端幒T濉⒗ゲ?、海蛤殼、海浮石、瓦楞子、檬石等均具有化痰、軟堅的功效,如昆布、海藻內服可治療廖瘤(單純性甲狀腺腫)。53種溫腎壯陽藥中有咸味藥19種(占35.9%),多為動物藥,如鹿茸、海馬、蛤蟻、紫河車等。咸味與溫熱性相合,具有補腎溫陽的功效。

從以上可以看出,中藥的五味學說是中藥藥性理論的組成部分,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,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,應進一步研究中藥的五味與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關系,有利于提高對五味學說的認識和應用。

醫(yī)師資格考試公眾號

距離2024醫(yī)師二試考試

編輯推薦
    • 免費試聽
    • 免費直播
    湯以恒 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 《消化系統(tǒng)》 免費試聽
    免費資料
    醫(yī)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
    高頻考點
    報考指南
    模擬試卷
    復習經驗
    立即領取
    回到頂部
    折疊